接前勢。向右轉腰調膀;左拳內旋,隨著轉腰直臂向前上方沖出,拳面朝前,拳心朝下,高與鼻平;右拳外旋,屈肘收至腰間抱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上,肘尖朝后;同時右腳向后退半步,變右寒雞勢;目視左拳(圖3-2-80)。
(六)孤雁出群
接前勢。右腳向前進半步,成右麒麟步,緊接向前探身,向左轉腰調膀;右拳內旋,隨著轉腰直臂向前上方沖出,拳面朝前,拳心朝下,高與鼻平;同時,左拳外旋,屈肘收至腰間抱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上,肘尖朝后;目視右拳(圖3-2-81)。
(七)左封右崩捶
1.接前勢。向右轉腰調膀;左拳變掌內旋,隨著轉腰向前上方劃弧下按變拳,腕向拇指邊彎曲,拳面朝右,拳心朝下,高與胸平,肘部彎曲,肘尖朝左;同時,右拳外旋,屈肘向下后方劃弧擺動至腹前,拳面朝前,拳心朝左,肘尖朝后;目視左拳(圖3-2-82)。
2.向前探身,向左轉腰調膀;右拳外旋,隨著探身向前上方崩出,腕向拇指邊彎曲拳面朝上,拳心朝后,高與頭平;同時,左拳屈肘收至右肘下方,拳面朝右,拳心朝下,肘尖朝左下方;目視右拳(圖3-2-83)。
(八)鴛鴦腳
1.接前勢。向左轉腰調膀,向后側身,成右寒雞勢;左拳外旋,肘部彎曲,前臂豎起,隨著轉腰向左、向后、向卜劃弧擺動至身后,拳面朝上,拳心朝右,比頭稍高,肘尖朝下;同時,右拳外旋,肘部彎曲,前臂豎起,向后下方劃弧,擺動到左耳左側,拳面朝上,拳心朝右,肘尖朝下;目視前方(圖3-2-84)。
2.向后側身,右腳腳面繃直,腳尖朝前,向前上方踢起,高與腹平;目視右腳(圖3-2-85)。
(九)閉手挺身
1.接前勢。右腳蓋步向前落地,成右麻花步;雙拳變掌,各自內旋,右掌向前上方劃弧伸出,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左,高與眉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同時,左掌向前下方劃弧,伸至右肘內側,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肘尖朝左下方;目視右掌(圖3-2-86)。
2.向左轉腰調膀;雙掌內旋,隨著轉腰調膀向下后方劃弧,擺動至身后變鉤,雙鉤尖朝下,左鉤在前,高與眉平,肘部微曲,肘尖朝下;右鉤位于左肘內側,肘部彎曲,肘尖朝右下方;同時,左腳提起,位于右膝啕一前側,腳尖朝下,腳掌朝后;目視左鉤(圖3-2-87)。
3.左腳向后落地,成右寒雞勢,緊跟向右轉腰擰胯調膀;同時,雙鉤變掌,右掌內旋,隨著轉腰向前上方劃弧伸出,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左,高與
眉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左掌外旋,向前下方劃弧伸至右肘內側,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目視右掌(圖3-2-88)。
(十)回身反車
1.接前勢。左腳后退半步,腳尖朝后,緊接向左轉身1 800;右掌變拳;左掌內旋,隨著轉身直臂向上后方劃弧,擺動至身前,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高與鼻平;目視左掌(圖3-2-89)。
2.右腳向前進一步,成右麒麟步,緊接向左轉腰擰胯調膀;右拳外旋,隨著轉腰直臂向上前方劃弧,擺動至身前,腕向拇指邊彎曲,拳面朝前,拳心朝左,高與肩平;同時,左掌屈肘收至右肘內側,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日視右拳(圖3-2-90)。
(十一)左封右崩捶
1.接前勢。向右轉腰擰胯調膀;左掌內旋,隨著轉腰向前上方劃弧,下按變拳,腕向拇指邊彎曲,拳面朝右,拳心朝下,高與胸平,肘部微屈,肘尖朝左;同時,右拳屈肘收至腹前,拳面朝前,拳心朝左,肘尖朝后;目視左拳(圖3-2-91)。
2.向左轉腰擰胯調膀;右拳外旋,隨著轉腰向前上方崩出,腕向拳心邊彎曲,拳面朝上,拳心朝后,高與頭平;同時,左拳屈肘收至右肘下方,拳面朝右,拳心朝下,肘尖朝左下方;目視右拳(圖3-2-92)。
(十二)鴛鴦腳
1.接前勢。向左轉腰擰胯調膀,向后側身,成右寒雞勢;左拳外旋,肘部彎曲,前臂豎起,隨著轉身向左、向上、向后方劃弧,擺動至身后,拳面朝上,拳心朝右,比頭稍高,肘尖朝下;同時,右拳外旋,肘部彎曲,前臂豎起,向后下方劃弧擺動至左耳左側,拳面朝上,拳心朝右,肘尖朝下;目視前方(圖3-2-93)。
2.向后側身,右腳腳面繃直,腳尖朝前,向前上方踢起,高與腹平;目視右腳(圖3-2-94)。
(十三)閉手挺身
1.接前勢。右腳向前蓋步落地,成右麻花步,緊接向右轉腰調膀;雙拳變掌,各自內旋,隨著轉腰右掌向前上方劃弧伸出,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左,高與眉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左掌向前下方劃弧,伸至右肘內側,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肘部彎曲,肘尖朝左下方;目視右掌(圖3-2-95)。
2.向左轉腰擰胯調膀;雙掌各自內旋,隨著轉腰向下后方劃弧,擺動至身后變鉤,雙鉤尖朝下,左鉤在前,高與眉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右鉤位于左肘內側,肘部彎曲,肘尖朝右下方;同時,左腳提起,位于右膝內側,腳尖朝下,腳掌朝后,成右錦雞獨立勢;頭向左轉,目視左鉤(圖3-2-96)。
3.左腳向后落地,成右寒雞勢,緊接向右轉腰擰胯調膀:雙鉤變掌,右掌內旋,隨著轉腰向前上方劃弧伸出,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左,高與眉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同時,左掌外旋,向前下方劃弧,伸至右肘內側,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肘部彎曲,肘尖朝左下方;頭向右轉,目視右掌(圖3-2-97)。
(十四)左搓捶
接前勢。向右轉腰調膀;雙掌變拳,右拳外旋,隨著轉腰屈肘收至腰間抱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上,肘尖朝后;同時,左拳內旋,直臂向前上方沖出,拳面朝前,拳心朝下,高與鼻平;目視左拳(圖3-2-98)。
(十五)孤雁出群
接前勢。右腳向前進半步,成右麒麟步,緊接向左轉腰調膀;右拳內旋,隨著轉腰直臂向前上方沖出,拳面朝前,拳心朝下,高與鼻平;同時,左拳外旋,屈肘收至腰間抱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上,肘尖朝后;目視右拳(圖3-2-99)。
(十六)左搓捶
接前勢。右腿后退半步,成右寒雞勢,向右轉腰調膀;左拳內旋,隨著轉腰直臂向前上方沖出,拳面朝前,拳心朝下,高與鼻平;同時,右拳外旋,屈肘收至腰間抱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上,肘尖朝后;目視左拳(圖3-2-100)。
(十七)孤雁出群
接前勢。右腳向前進半步,成右麒麟步,向左轉腰調膀;右拳內旋,直臂向前上方沖出,拳面朝前,拳心朝下,高與鼻平;同時,左拳外旋,屈肘收至腰間抱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上,肘尖朝后;目視右拳(圖3-2-101)。
(十八)左封右崩捶
1.接前勢。向右轉腰擰胯調膀;左拳變掌內旋,隨著轉腰向前上方劃弧,下按變拳,腕向拇指邊彎曲,拳面朝右,拳心朝下,高與胸平,肘部微屈,肘尖朝左;同時右拳屈肘收至腹前,拳面朝前,拳心朝下,肘尖朝右后方;目視左拳(圖3—2-102)。
2.向左轉腰擰胯調膀;右拳外旋,隨著轉腰向前上方崩出,腕向拳心邊彎曲,拳面朝上,拳心朝后,高與頭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同時,左拳屈肘收至右肘下方,拳面朝右,拳心朝下,肘尖朝左下方;目視拳(圖3-2-103)。
(十九)鴛鴦腳
1.接前勢。向后側身,成右寒雞勢;左拳外旋,肘部彎曲,前臂豎起,向左、向上、向后方劃弧,擺動至身后,拳面朝上,拳心朝右,比頭稍高,肘尖朝下;同時,右拳外旋,肘部彎曲,前臂豎起,向后下方劃弧,擺動至左耳左側,拳面朝上,拳心朝右,肘尖朝下;目視前方(圖3-2-104)。
2.右腳腳面繃直,腳尖朝前,向前上方踢起,高與腰平;目視右腳(圖3-2-105)。
(二十)閉手挺身
1.接前勢。右腳蓋步向后落地,成右麻花步,向右轉腰調膀;雙拳變掌,各自內旋,隨著轉腰右掌向前上方劃弧伸出,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左,高與眉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同時,左掌向前下方劃弧,伸至右肘內側,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肘部彎曲,肘尖朝左下方;目視右掌(圖3-2-106)。
2.向左轉腰擰胯調膀;雙掌各自內旋,隨著轉腰向下后方劃弧,擺動至身后變鉤,雙鉤尖朝下,左鉤在前,高與眉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右鉤位于左肘內側,肘尖朝下;同時,左腳提起,位于右膝內側,腳尖朝下,腳掌朝后,成右錦雞獨立勢;頭隨手的擺動向左轉;目視左鉤(圖3-2-107)。
3.左腳向后落地,成右寒雞勢,向右轉腰擰胯調膀;雙鉤變掌,隨著轉腰右掌內旋,向前上方劃弧伸出,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左,高與眉平;左掌外旋,向前下方劃弧,伸至右肘內側,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肘部彎曲,肘尖朝左下方;頭隨手向右轉,日視右掌(圖3-2-108)。
(二十一)收勢
接前勢。左腳向前進一步,雙腳并攏,腳尖朝前,直腿站立;同時,雙掌分別直臂向下后方擺動至胯部兩側,掌指鞋下,掌心朝里;目視前方(圖3-2-109)。
六、流星趕月
(一)預備勢
1.雙腳并攏,腳尖朝前,直腿站立;兩臂自然下垂,雙手成掌,掌指朝下,掌心朝里;目視前方(圖3-2-110)。
2.雙掌變拳,各自外旋,屈肘收至腰間抱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上,肘尖朝后;目視前方(圖3-2-111)。
(二)孤雁出群
接前勢。右腳向前進一步,成右麒麟步,向左轉腰調膀;右拳內旋,直臂向前上方沖出,拳面朝前,拳心朝下,高與鼻平:日視右拳(圖3-2-112)。
(三)進步趕月
1.接上勢。左腳向前進一步,緊接著右腳提起,位于左腿后方,腳尖朝下,腳掌朝后,高與小腿中部平,同時,向右轉腰調膀;左拳內旋,隨著轉身直臂向前上方沖出,拳面朝前,拳心朝下,高與鼻平;右拳外部旋轉,屈肘收至腰間抱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上,肘尖朝后;目視前方(圖3-2-113)。
2.右腳向前進一步落地,成右麒麟步,向左轉腰擰胯調膀;右拳內旋,隨著轉腰直臂向前上方沖出,拳面朝前,拳心朝下,高與鼻平;同時,左拳外旋,屈肘收至腰間抱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上,肘尖朝后;目視右拳(圖3-2-114)。
(四)、左封右崩捶
1.接前勢。向右轉腰擰胯調膀;左拳變掌內旋,隨著轉腰向前上方劃弧,下按變拳,腕向拇指邊彎曲,拳面朝右,拳心朝下,高與胸平,肘部彎曲,肘尖朝左下方;同時,右拳外旋,屈肘收至腹前,拳面朝前,拳心朝左,肘尖朝后;目視左拳(圖3-2-115)。
/-38.jpg)
2.向左轉腰擰胯調膀;右拳外旋,隨著轉腰向前上方崩出,腕向拳心邊彎曲,拳面朝上,拳心朝后,高與頭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同時,左拳屈肘向后擺動至右肘下方,拳面朝右,拳心朝下,肘尖朝左下方;目視右拳(圖3-2-116)。
(五)鴛鴦腳
1.接前勢。向左轉腰調膀,向后側身,腿成右寒雞勢;左拳外旋,肘部彎曲,前臂豎起,隨著轉腰向左、向上、向后劃弧,擺動至身后,拳面朝上,拳心朝右,比頭稍高,肘尖朝 下;同時,右拳外旋,肘部彎曲,前臂豎起,向左、向下、向后方劃弧,擺動至左耳左側,拳面朝上,拳心朝右,肘尖朝下;目視前方(圖3-2-117)。
2.向后側身,右腳腳面繃直,腳尖朝前,向前上方踢起高與腹平;目視右腳(圖3-2-118)。
(六)閉手挺身
1.接前勢。右腳蓋步向后落地,腿成右麻花步;緊接著向右轉腰調膀;雙拳變掌,各自內旋,隨著轉腰右掌向前上方劃弧伸出,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左,高與眉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左掌向前下方劃弧,伸至右肘內側,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肘部彎曲,肘尖朝左下方;目視右掌(圖3-2-119)。

2.向左轉腰擰胯調膀;雙掌各自內旋,隨著轉腰向下、向后、向上方劃弧,擺動至身后變鉤,雙鉤尖朝下,左鉤在前,高與眉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右鉤位于左肘內側,肘部彎曲,肘尖朝右下方;同時,左腳提起,位于右膝內前側,腳尖朝下,腳掌朝后,腿成右錦雞獨立勢;頭隨手的擺動向左轉,目視左鉤(圖3-2-120)。
3.左腳向后落地,腿成右寒雞勢,向右轉腰擰胯調膀;雙鉤變掌,右掌內旋,隨著轉腰向前上方劃弧伸出,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左,高與眉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左掌外旋,向前下方劃弧伸至右肘內側,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肘部彎曲,肘尖朝左下方;頭隨手向右轉,目視右掌(圖3-2-121)。

(七)左搓捶
接前勢。向右轉腰擰胯調膀;雙掌變拳,左拳內旋,隨著轉腰直臂向前上方沖出,拳面朝前,拳心朝下,高與眉平;同時,右拳外旋,屈肘收至腰間抱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上,肘尖朝后;目視左拳(圖3-2-122)。

(八)孤雁出群
接前勢。右腳向前進半步,腿成右麒麟步,向左轉腰擰胯調膀;右拳內旋,隨著轉腰直臂向前上方沖出,拳面朝前,拳心朝下,高與鼻平;同時,左拳外旋,屈肘收至腰間抱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上,肘尖朝后;目視右拳(圖3-2-123)。
(九)進步趕月
1.接前勢。左腳向前進一步,右腳提起,位于左腿后方,腳尖朝下,腳掌朝后,高與小腿中部平;同時,向右轉腰調膀;左拳內旋,隨著轉腰直臂向前上方沖出,拳面朝前,拳心朝下,高與鼻平;右拳外旋,屈肘收至腰間抱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上,肘尖朝后;目視左拳(圖3-2-124)。
2.右腳向前進一步落地,腿成右麒麟步,向左轉腰擰胯調膀;右拳內旋,隨著轉腰直臂向前上方沖出,拳面朝前,拳心朝下,高與鼻平;同時,左拳外旋,屈肘收至腰間抱拳,拳面朝前,拳心朝上,肘尖朝后;目視右拳(圖3-2-125)。

(十)左封右崩捶
1.接前勢。向右轉腰調膀;左拳變掌內旋,隨著轉腰向前上療劃弧,下按變拳,腕向拇指邊彎曲,拳面朝右,拳心朝下,高與胸平,肘部彎曲,肘尖朝左;同時,右拳外旋,屈肘收至腹前,拳面朝前,拳心朝左,肘尖朝后;目視左拳(圖3-2-126)。

2.向左轉腰擰胯調膀;右拳外旋,隨著轉腰向前上方崩出,腕向拳心邊彎曲,拳面朝上,拳心朝后,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同時,左拳屈肘收至右肘下方,拳面朝右,拳心朝下, 肘尖朝左下方;目視右(圖3-2-127)。

(十一)鴛鴦腳
1.接前勢。向左轉腰擰胯調膀,向后側身,腿成右寒雞勢;雙拳外旋,雙肘彎曲,前臂豎起,隨著轉腰,左拳向左、向上、向后方劃弧,擺動至身后,比頭稍高;同時,右拳向左、向后、向下方劃弧,擺動至左耳左側,雙拳面朝上,拳心朝右,雙肘尖朝下;目視前方(圖3-2-128)。
5556666
2.向后側身,右腳腳面繃直,腳尖朝前,向前上方踢起,高與腹平:目視右腳(圖3-2-129)。
十二)閉手挺身
1.接前勢。右腳向后蓋步落地,腿成右麻花步,向右轉腰間膀;雙拳變掌,各自內旋,隨著轉腰,右掌向前上方劃弧伸出,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左,高與眉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左掌向前下方劃弧,伸至右肘內側,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肘部彎曲,肘尖朝左下方;目視右掌(圖3-2-130)。
2.向左轉腰擰胯調膀;雙掌各自內旋,隨著轉腰向下、向后、向上方劃弧,擺動至身后變鉤,雙鉤尖朝下,左鉤在前,高與眉平,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右鉤位于左肘內側,肘部彎曲,肘尖朝右下方;同時,左腳提起,位于右膝內前側,腳尖朝下,腳掌朝后,腿成右錦雞獨立勢;頭隨手向左轉,目視左鉤(圖3-2-131)。

3.左腳向后落地,腿成右寒雞勢,向右轉腰擰胯調膀;雙鉤變掌,隨著轉腰右
掌內旋,向前上方劃弧伸出,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左,肘部微屈,肘尖朝下;左掌外旋,向前下方劃弧,伸至右肘內側,腕向拇指邊彎曲,掌指朝上,掌心朝右,肘部彎
曲,肘尖朝左下方;目視右掌(圖3-2-132)。

(十三)收勢
接前勢。左腳向前進一步,雙腳并攏,腳尖朝前,直腿站立;雙掌直臂向下后
方劃弧,分別擺動至胯部兩側,掌指朝下,掌心朝內;目視前方(圖3-2-133)。
注:以上動作,從圖3-2-112至圖3-2-132可重復做,所做次數可根據本人的體質決定。結束時如圖3-2-133那樣收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