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李小龍用他高超的技藝和偉大的思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他不僅被世人譽為一代武術宗師、UFC起源者、MMA之父、功夫影帝、功夫電影的開創者、截拳道(原始截拳道和概念截拳道)的創始人、中國功夫首位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他還革命性地推動了世界武術和功夫電影的發展。李小龍創造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多影迷的武術家的世界紀錄。全球共擁有2億以上的影迷。
李小龍在西方受到廣泛尊崇的重要原因,是他不僅有高超的武術功力還擁有武術的哲學精神,F在世界上仍然有許多以李小龍為宗師的會館,他們一般遵循李的武學思想,把練功夫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思想,二是功夫知識,三才是技巧。有思想的拳頭造就他的不凡。
現摘錄部分內容,雖大家也許品讀過,但精髓的語句促使我們再一次感受這位東方傳奇人物的無窮魅力!
1 欲真正了解截拳道,一個人必須能舍棄一切形式與派別;甚至也猶需拋卻何者是何者不是所謂的截拳道之念頭。截拳道是無任何形式的,也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因其是無派別的,亦可適于任何派別。截拳道能運用各門各法,不為任何限制所限,它善用一切技巧,而一切手段均為其所用。拋棄盡陳腐老不靈的技巧,方可至整注與自由靈活的運用。拋棄思想教條之偏限,讓思想不為思想所左右,不為外物所誘。
2 道的海納百川是以順、謙、虛、靜為基礎的。這些在很多時候都可用一個字表達出來:“空”。虛空是什么都包括,沒有對立的,沒有不屬于它或與之相反的。一個人必須消除他自己精神上的一切障礙,否則是無法進步的,必須使心靈處在空無一物的狀態,甚至忘掉原先所學的技巧。讓內心無任何固守僵結,則外在的一切自會開敞出現,移動時如流水,靜止時如鏡子,反映恰似回聲一般。心靈的偏狹意味著心靈的凍結,一旦停止其必需的自由流動性,心靈將不再是真正地處于心靈的狀態。
3 一個一心求真的人,是不會任何形式所縛的,他只存在于“真”之中。任何實用或適合于你的技術都可以稱之為截拳道。截拳道避免一切的膚淺、不實,而直貫入復雜問題的核心。
4 “不可移動性”系能量的集中于一焦點,一如輪子之轉軸軸心般,并非紛亂分散的。
5 并無一成不變的教法,我所能給予的,亦只有適切的藥石以治療某種特殊的失調罷了。
6 截拳道的真義,在陰陽合一時即已存在。掌握截拳道并不意味著要增加更多東西,而是砍掉了非本質的東西。真理往往蘊含在簡單的動作中,而許多人常欲求更多、更特別的東西,反致對真理視而不見?芍^在追尋中遺失了本來所有的。截拳道的學習是一種不斷精簡的過程。消除外在的不實、花巧并不難,難的是消除內在的花巧不實,而趨于質樸無華,簡捷直接。
7 道是一切事物構成的最基本的要素,它是簡單的、無形的、無欲的、無沖突的最高境界。人應該同自然規律保持一致,而不能違抗,這意味著我們做任何事都應順其自然而不可強求,不要任何情況都強力去做。比如庖丁解牛,他一把刀用了二十年而不換,就是源于他掌握了規律,并順應規律。人力有限,讓事物按其自身規律發展,像水一樣流動,像鏡子一樣平靜,像回聲一樣快而不留痕跡,靜無雜質。截拳道絕非只是偏于某一方面的,惟有整體的,方可應付任何的情況。
8 某些知識是局限于時間的,今日是,明日可能否,而求知卻是永往不斷的。知識是由積累結論而來,而求知是一永不停止的動作。學習并非知識之積累,而是一求知的行為,是無止境的。一個不熟練的人是很難做到靈活自如地表達自我的。
9 由你內心深處消除了“不明”的思維與作用,拋卻一切曖昧不明的意念方可成為大師。大巧若拙,拙中之巧,返樸歸真,內蘊天地變化之機,外藏鬼神莫測之變。
10 一個有頭腦的人贏得了勝利,立即停止,他沒有得隴望蜀、沒有虛榮、沒有狂喜、沒有驕傲、沒有飛揚跋扈,其勝利是必然的,也是鞏固的。好斗招致身心疲憊,驕傲導致失敗,暴行將以被擊敗而告終。寧靜是遠離欲望,是一種與自然的調和。靜而不張揚,排除一切雜念。
11 在佛中,并無可努力之處,唯有平凡而一無特別。用自己的飯,挑自己的水,做自己的法事,一旦累了,倒臥便睡,無知者自會笑我,但智者卻會知我:其中有深意。
12 藝術絕非粉飾的裝飾品,它系點燃智慧之火的作品,是獲得了自由發揮的技巧。藝術系個人心靈、精神的坦然開拓,能更加深心靈的深度與廣度。各種不同的技巧、工具的運用均系朝向此坦途的邁進。藝術之目的并非單單自私與只升華了自己一邊的靈魂與意識,而是該開啟凡民之心智、思想與意志,以應合著協調美滿的世界。藝術家即使有了高深的技巧,亦不意味著已至完美。仍只能算是在不斷地進步與心靈反應的發展之中間階段罷了。完美是無法以外貌、形式來求的,而系由人類內心心靈深處散發而出。藝術的活動并非全是在藝術本身。它深入更廣闊的世界,與其中各形各式的藝術匯流在一起,而心靈的和諧與空靈中的聯系均得以實現。由上可知,藝術之過程系由現實生活中而來的,現實的生活便是真。
13 水具有五種特性:●水可以放入碗中成為碗的形狀,放入杯中成為杯之形。它是如此地具有柔順性、適應性、協作性,而不會一味蠻力對抗!袼m然具有非常的忍耐性,但它有時又能顯得無比強大:有時它的力量足以輕易推動巨石。因此一個鎮靜如水的人,可以憑借其強大的內在力量對付一位囂張自負的挑戰者!袼,當它靜止時是如此澄清,而一旦它洶涌、咆哮時,它又變得那樣的渾濁而具毀滅性。當我們心靈寧靜時,我們的思想是最清朗的,并且能夠極好的自我控制!袼,能夠無視重壓而前行。它流過籬笆、流過基底而毫無褪色。它永不分離,沒有分裂結幫的派性,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平等互助的,可以在地球表面的任何物體上流動!袢绻闩c水協作,那么水就是你的朋友,如果你反擊它,那么它就會變成你的敵人。一個充滿恐懼、驚慌不安的人如果落入水中,極有可能會沉沒;而一個平靜的人在水中則可能因水的托力而上浮,正如現實中,如果人們彼此抗爭、敵視,那么他們將會旋入無底地沖突、猜疑和憎恨的深淵之中。只有那些高尚守信的人們,才能夠彼此更適應,而更加和平地相處!衽笥,象水一樣吧!
14 對截拳道最好的比喻,就象一根指向月亮的手指,千萬不要誤將手指當成月亮,更不可專注于手指而忽視天空其他美景。手指的作用,只是指引“光明”,至于你能獲得多少,或者看得有多遠,便全靠自悟與努力。
15 我是誰?我是誰?這是很多人反復自詰的老問題。雖然每個人都可通過鏡中的影象看到自己的容貌,盡管他清楚自己的姓名、年齡與過去,對于真正的“自己”,很多人未必都能夠真正的明白,故而仍舊要問“我是誰”?我究竟是殿堂中的巨人,抑或是封閉自惑的庸碌之輩?我究竟是傲立于天地的大丈夫,還是像在荒野迷途的小孩般內心充滿了恐慌?我們當然不愿見到自己如此窩囊,但惟恐現實就是這樣。然而,我們仍可尋回自己所期冀的目標,那些懷著信心去追求卓越的人,靈性將會在奮進堅持中獲得洗滌,那些敢于在逆境中求生的人,顧盼于鏡子的影象時,定能見到自己的真貌。
16 什么是截拳道?我第一個承認:要把截拳道給具體化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與其費力的去解釋截拳道“是”什么,還不如從反面來證明截拳道“不是”什么,那就比較清楚得多了。
17 功夫是一種特殊的技巧,是一種精巧的藝術,而不是體力活動。這是一種必須使智力同技巧相配合的精妙藝術。功夫的原理不是可以學得到的,好像科學一樣需要尋求實證,而由實證中得到結論。必須順其自然,好像花朵一樣,由擺脫了感情與欲望的思想中綻放出來。功夫原理的核心就是道,也就是宇宙的自然性。
18 是男人中的巨人,在較量中次次稱王,還是一個無能的懦夫?總是笨拙的擋著自己的道路?我是自信的紳士,儀表堂堂,有力堅強,叫人一見如故,天生是別人的榜樣?還是心懷膽怯,在陌生的人群中束手無策?堅硬的笑容下是迷路孩子般的顫抖?我們大都渴望成為其中的一種人,而懼怕成為另一種。
李小龍常說的典故
以下,就是宗師常說的一個故事,一則著名的禪宗公案:
“讓我告訴你一個我從師傅(指詠春葉問老宗師)那兒聽來的故事”,李振藩宗師常常這樣開始:“這是一個日本禪師接受一位大學教授邀請問禪的故事”。“很明顯的,這位禪師從他們開始談旅順的時候,就覺得這位大學教授對于學禪并沒有多大的興趣,因為后者總是在發表他的意見和學識。禪師耐心的聽著,最后建議去喝茶。禪師把教授的杯子倒得滿滿的,而后仍繼續倒茶”。“教授看到茶里的茶溢出來了,忍不住說:‘茶杯滿了,不要再倒了’”。“就像這個杯子一樣”禪師說;“你充滿了你自己的意見和理論。除非你先空出你的杯子來,否則我怎么教你禪呢”。“茶杯的價值就在于它的空”。李振藩宗師14歲習詠春,18歲只身赴美國闖蕩,遍修世界武技,學習借鑒他認為有用的技巧和理論,最后從世界數百個武技系統當中,提煉精選出26個經典武技類型作為振藩截拳道的基本元素,從而一舉創立了全真全能的,影響整個世界武壇的振藩截拳道,被當時的人們視為“功夫之王”,但面對如此巨大的成就,李振藩宗師仍然一直在學習和修練,一直在改進和完善提高,因為在宗師看來,只有不斷‘清空你的杯子’,才能不斷吸取一切有用的東西,加上自己的特長,學以致用。切記:正如那位禪師所說的“茶杯的價值就在于它的空”一樣,無論在習武中,或是在工作生活中,振藩截拳道者必須時時倒空自己的杯子,以品嘗到別人杯中的茶。如此,振藩截拳道者的慊方能排除自己過時的思想觀念,而不斷容納新的方法和思想,不斷學習到新的東西,了解新的事物,從而保持無止境的創造力、適應力和發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