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日上午9:00,由空靈閣書畫院主辦,怡可兒協辦的【因為美而相遇】——小小藝術家油畫展,在怡可兒(潯陽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恒盛科技園)隆重開幕。展期:2022年10月3日-2022年10月7日。策展人:舒蘭;指導老師:方瑜、唐強。

參展的小藝術家分別有:張曦予、孫軾為、譚雅文、彭秋語、沈珂聿、李雨澤、璩子銘、邱楚涵 、芮魚然、舒喬皙、杜昊樺、崔伊涵、文辰睿、林思妤、彭秋語、陳瀚兮、黎哲浠、 項佩瑜 、葉佳樂、鄒欣濛、 郭子謙、 李怡錦、 江思璇、吳宣達。

此次油畫展佳作連連,多數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前來,F場既是作品展覽,更是親子交流。對于家長而言,在忙碌的日子里陪伴孩子參展,不僅豐盈自己的內心、喚醒童年的記憶,更能在小藝術家們的一幅幅畫作中,回歸對孩子生命直覺的引導——發現美、理解美、追求美、創造美。當一個人經常出入展覽館、藝術館,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的情感、氣質、趣味與胸襟,間接提升審美,打破思維局限,升華其品格,溫潤其心靈。

方瑜老師表示,人在成長過程中,只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能成就一個“大美”之人?追蜃诱J為“里仁為美”,即強調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自身的“仁”的思想修養和實踐,也就是以仁愛為思想核心的人格精神力量鑄造與實踐,要求有人格精神力量之美和社會擔當之美,美善合一,以善為美。席勒在《美育書簡》中說:“從感覺的被動狀態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動狀態這一轉變過程,只有通過審美自由這個中間狀態才能實現。”蔡元培先生在《教育大辭書》的美育條目中說:“美育者,應用美學理論于教育,以培養感情為目的者也。”朱光潛先生說:“要求人心凈化,先要求人生美化。”美育最重要的任務是教會孩子能從周圍世界(大自然、藝術、人們的關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摯,并以此為基礎確立自身的美。

方瑜老師講道:“美育不完全等同于藝術教育,美育有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審美意識和提高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目的,但不能理解為只是教授學生唱唱跳跳、寫寫畫畫……美育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目的就是人格美的培養、精神力量和意志力量的鑄造,以及對社會美的認識判斷和實踐。對‘優美’的認識和實踐只是美育的一部分,而對‘崇高之美’的認識和實踐應是更為核心的所在。一個‘高尚的人’‘有教養的人’,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而強大的內心是不畏困難、不懼挫折失敗的,必須經過崇高之浸染、洗禮、磨礪才可鑄就。我讓孩子們花了4天的時間來學習西方油畫,只想讓他們發現不同的美,讓他們知道中西方繪畫的相同:無論是中國繪畫,還是西方繪畫,它作為藝術的一種形式,有其共同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他們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有形有色的具體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和抒發畫家對客觀現實的感受。借助藝術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緒和感受,也是一種生活狀態。其所學初心與目標不是專業、不是技巧,而是學會發現美,感受愛和懂得感恩。”









武術館校、武術社團、武術代表人物提供文字、圖片等新聞素材,免費為您宣傳。E-mail:709882957@qq.com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全球功夫網系信息發布平臺,文圖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