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徐小明導演敲定專訪時間后,他剛好飛抵杭州,我也恰巧出差返京。一入家門,就收到徐小明導演的微信,期待已久的聲音,瞬間掃走了倦意。
“韓峰,我們直接開始吧?!”
專訪以“單刀直入”的形式走進這位“全能藝人”。

著名導演徐小明
韓峰:拳諺:“明規矩而守規矩,脫規矩而合規矩。”徐導您自幼習練傳統武術,這么多年您始終在堅守著什么?
徐小明:中國武術必須要堅守傳統武術。每一個門派、老師都有自己固有的規矩和習慣。練武術,學的不僅僅是攻防技術,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心智的磨練過程,那就是尚武精神!在練習過程當中,如果不堅守一種精神去面對武術的話,那都不會很出彩。即便你練就了最好的技術,但沒有精神貫穿到里頭,還是很難成為一代名師。你看現在很多學武之人沒有武者的風范,就是因為缺少了武術的“魂”。
中國傳統武術的傳承,不只是教武功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教做人的規矩和道理。如果我們自己沒有操守、沒有規矩,那武術的發展就會沒落。但如果規矩守得太牢固,不結合客觀現象,一味地認死理,也不是好事。所以,不論曾經、現在或未來,明白了規矩就要守規矩,但脫規矩后必須合規矩。

青年時期演武的徐小明
韓峰:針對武術的傳統與創新,我們又如何來看待呢?
徐小明:武術的發展是在前輩們不斷地創新中發揚光大的,墨守成規必然只會畏縮不前。師父傳授的武藝,還需要徒弟不斷地去提高與升華。另外,傳統武學里好的東西,我們不能摒棄,應該汲取其精華,融入現代的思維,那才是最完美的。而現在的武術,失去了很多寶貴的傳統。比如:以前師父教徒弟,講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把尊師重道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前我教你套路,我會把武藝、武德都教給你,會著重教你如何做人!但現在學武術,大多數只要你給我錢,我就教你功夫,師徒情分淡了,只是一種利益關系。所以,不是所有創新都是好的,有些傳統文化,必須堅守、發揚下去。
以前師父會挑徒弟,徒弟也要挑師父。徒弟挑師父,不是因為武功好我就拜你為師,而是修養、品德高才入師門;師父挑徒弟也一樣:當我收你為徒時,發現品德和修養欠缺,師父有責任把你栽培、塑造。而現在,兩者之間缺乏這個道德底線,沒有這個底線的話,就變成了一種買賣。徒弟把錢給師父,師父為了賺錢而教你;你學得好不好,也不管,反正我是教你了。如果武功學好了,武德不好,那學武功不僅起不到正能量的作用,反而危害社會。所以,以前學武都會有一個門規,就是告誡徒弟學武是為了什么,要承擔哪些責任,需懂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道義。雖然各行各業(包括武術)都有規矩,(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我們學任何技藝,沒有一個固定的規矩、規范的話,絕對不行)但在理解“規矩”二字時,也不能太呆板,規矩太呆板,也不是好事,所以規矩這兩個字,大家應該用比較寬一點點的、比較開放的眼光來看這兩個字。

徐小明在個人執導、編劇的電視劇《霍元甲》中飾演“獨臂老人”
韓峰:請您針對電影中的功夫,功夫中的電影,談一下武術的精髓所在?
徐小明:武術在電影中流露出的精髓所在,不僅僅是套招,套招只是形式而已?墒沁@個招數要根據每一個人的性格,或者他的武術門派的特色“套”出來。比如我拿劍,他也拿劍,如果打法、風格都一模一樣的話,就顯示不出來我們傳統武術的特色。還比如我練螳螂拳,他練鷹爪拳或洪拳、詠春拳等,因為武術每一個門派都有不同的演練風格,所以從套招方面體現的話,你必須要用心把那些特點挖掘出來,要讓觀眾很容易看出來他的風格;同時兩種不同的武術產生的化學作用是怎么樣?要深究一點的話,就必須要考慮到這個問題。與此同時,人物的性格也很重要,比如我跟你是同門師兄弟,你練的是洪拳,我練的也是洪拳,你性格比較穩重,我性格比較沖動,那練出來的拳應該有所分別,對吧?考究的不單獨是演員能不能演繹出這個招數來,也考究的是武術導演、武術指導能不能把這個特點、角色性格表露出來,這非常重要,F在我感覺好多的作品,在處理武戲的時候,明顯一味地講究節奏快,還有招數的花哨,忽略了精神和內涵。所以現在中國的武術電視、電影的這種色彩,慢慢消失了。
韓峰:值得反思,現在很多年輕的武術指導,對自己的民族文化、武學體系了解得不深。
徐小明:對門派特色的定義,并不是在招式上那么簡單,還必須理解每一個門派的傳承體系和技術體系,不能單純模仿招式,單純模仿就拍不出好片子。在電影圈里,非常著名的劉家良老師,同行都非常尊重他。他拍洪拳,沒人能超越他。他也是正宗洪拳的傳承人,有著非常扎實深厚的傳統武術功底。他在電影圈幾十年,藝術細胞慢慢地培養出來了,并且他的功夫修為、技術理論體系都非常的豐富、完善。他示范洪拳,每一招每一式能打出非常濃烈的味道,他在電影藝術方面也有很高的水平,拍出來的洪拳非常有深度。所以功底的培養很重要,現在的年輕人在這方面應該努力學習,只有功底深厚了,才可以提升武打片的內涵。

出席活動的徐小明
韓峰:通常導演在拍完一部作品,可能會覺得還有亟待完善的地方。就功夫電影方面,您本人覺得還有哪些需要突破的地方?
徐小明:武術片已經有很多創新和突破了。比如,中國的武術講究“手無三聲,棍無兩響”。因為武術可以分三方面來講:第一是練習的功夫,我們通過練習把人體速度練快了、力量練大了,騰空比別人高,擊響比別人響;第二是舞臺表演的功夫,就是把自己的技巧難度提升;第三是講究實用的武術對抗,就像我們現在的散打。真正的武術沒有那么多花招,手拿兵器打斗,絕對不是撩頭掃腿,你來我往,沒有那么多動作,只會在很小的空間弧度里,用最短的時間把對方打倒。
我們一開始通過戲劇、京劇、音樂劇開打,把武術的東西融合在舞臺上面去演出,我們稱之為戲曲武功。戲曲基本功和武術基本功還不一樣,因為里邊含有美感藝術;沒有經過實戰攻防來鍛煉,可是基本功練法(腰腿功、套路技術)都一模一樣,只是不練功法而已;從舞臺方面發展到電影方面,因為缺少武術本質的東西,觀眾感覺就不滿意了,所以后來就把真正民間的武術真功夫融合在電影里邊去,這也是一種創新,給武打電影定了一個方向?炊嗔艘徽幸皇降拇蚍,觀眾又追求威亞特技,飛來飛去,風格上又有了創新。但是到了最后,再次回歸本源,還是真拳實腿。這是一種深深地啟發,符合觀眾的口味,都是希望尊重武術,不要離開攻防概念,不要把武術虛幻化。當然也不能抹殺有些觀眾喜歡看浪漫的鏡頭畫面。
劉家良老師本著武術不能離開拳術本色的宗旨,硬橋硬馬,堅持老老實實拍的原則。那對于我來講,永遠不會脫離我的真功夫。你可以利用一些鏡頭的技巧,動作可以夸張,但是不能離開根本,這就是我的宗旨。每一位導演、武術指導 ,都有他個人獨特的風格。這是個循環的時代。真功夫看膩了,可能轉為看浪漫;浪漫看多了,感覺虛了玄了,就要看兩者都有的,F在好萊塢需求我們的傳統武打電影風格,加上好萊塢的電腦特效,又把我們的武術韻味升華了;可是現在大家愛看實打實的,比如《葉問》系列,以及吳京最近拍的一些現代片子,都是很強調我們中國武術實實在在的打法,受到廣大觀眾追捧的。

徐小明個人演唱會
韓峰:看徐導的片子,人物的格局、眼界很高,既符合了古人講的“仁義禮智信”,又擁有當今人善于創新的思維觀念。主人公所表現出的那種精神,正是很多人內心向往但又沒有被激發出來的正能量。
徐小明:這是我堅守的宗旨,因為我感覺武打片如果沒有中心思想、沒有精神的話,就沒有價值。只是為了打,毫無意義。為什么要打,那個打應該有價值,一拳一腿都應該有感情。故事應該很充分,印象也應該很深刻,這才是我要追求的目標。
韓峰:您拍了很多的愛國作品,包括最早的《大俠霍元甲》《陳真》,影響了很多人,包括現在聽到您唱的《萬里長城永不倒》,依舊振奮人心。通過這些作品,提升了國人的愛國情操、凝聚力,結合這個時代的變革與發展,您認為未來愛國題材的主旋律作品需要有哪些思考?又將繼續發揚哪些優良的品質?
徐小明:我感覺需要下一代年輕人,一代接一代地激起他們對國家民族精神的重視。希望拍那些商業片,不只是風格、手法,更重要的是電影當中的精神需要傳承。
最近我們電影人所追求的大數據,年輕人喜歡看手機,刷短視頻,剛剛你說的傳統武術,傳統題材,我們談的尚武精神,愛國愛家等等,他們認為這是很土的思想,于是抹殺了她的存在價值。我在香港,有些香港年輕人有偏激行為,有時候我跟他們談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會有這個態度?很多人都講不出來為什么會這樣做。因為就是少了一些電影作品、文學作品去告訴他們,你應該怎么去面對民族、國家、與社會,缺乏正確的認知,F在都是追求一些娛樂的題材,都是情愛浪漫,這些太多了,年輕人喜歡看,因為不用過多思考,F在年輕人很少接觸到這種電影中的啟蒙和啟發,沒有利用好我們的工具,沒有好好地通過影視作品對我們的年輕人進行教育。所以,現在大陸有這么好的市場,希望要一代接一代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通過我們的電影、電視節目,告訴年輕人應該怎么去看待愛國和傳承的問題。

徐小明先生蒞臨學園,與友人在一起
韓峰:未來電影人也擔負著很多社會責任。
徐小明:電影的社會責任是非常重要的。我非常感動,我有一個粉絲,他現在已經是一個大集團的CEO,有一次他和幾位大老板一定要請我吃飯,講他們年輕時看我作品的感受。他就說:“徐老師,我非常的高興,因為我年輕時候就是看著您的三部曲——《霍元甲》《陳真》《霍東閣》成長的。您的作品影響了我年輕時的人生方向,讓我知道努力,讓我知道怎么去愛國家、愛民族,樹立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他說當年看完《霍元甲》以后,就去學武了,后來,通過努力,當了集團的CEO。他說如果當時是一些古惑仔題材的話,可能追求的就不一樣了。他講的這些話,更加地令我感覺:導演拍電影,對這個社會的責任有多重要;一部優秀作品就影響了很多觀眾、很多年輕人的未來,我感覺每個導演要是真的能考慮到這個問題的話,有可能好的作品會更多。
專訪結束后,已近凌晨3點。我又打開電腦,帶上耳機:“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睜開眼吧,小心看吧,哪個愿臣虜自認。因為畏縮與忍讓,人家驕氣日盛......”時至今日,重溫金曲,我想在信息過度泛濫、國民體質普遍需要提高的今天,徐小明導演的聲音與作品,又將給我們帶來哪些啟迪意義呢?

個人簡介
徐小明,香港著名影視導演、武術指導、編劇、監制、演員。中國暨南大學文藝學碩士、美國北方大學榮譽博士、香港社會企業研究院資深院士、世界杰出華人、中華名人錄卓越華人,現任香港電視專業人員協會會長。監制、導演多部經典電影、電視劇——《霍元甲》81版、《陳真》82版、《大地恩情》《再向虎山行》《木棉袈裟》《海市蜃樓》《奪標》等。其主唱的《霍元甲》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膾炙人口,風靡全國。
武術館校、武術社團、武術代表人物提供文字、圖片等新聞素材,免費為您宣傳。E-mail:709882957@qq.com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全球功夫網系信息發布平臺,文圖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