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大成拳)發力·源于試力(五)
目 錄
·意拳緒論:意拳創立、表現形式、風格特點、意拳現狀。
·意拳發力效果:特定型、自由型、單一型、被動型。
·崔有成意拳發力:形體靈活協調、神意兇狠瘋狂。
·于永年意拳發力:肌肉緊松、多點連接、方向扽筋、目標牽掛。
·金啟榮意拳發力:發力源于試力、立腳試力鉆裹擰橫。
·發力訓練總結:發力要求、發力入門、試力方法、試力量化、訓練溫度。
白楊發力訓練總結:訓練方案 簡捷速效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訓練方案,必須簡明扼要,直述要點,初學易懂,簡捷速效。
為求意拳真諦,足及京城各地,80歲老拳師,一語道破天機。在于永年、崔有成、金啟榮等諸位良師益友的精心指導下,感恩終身。認為意拳(大成拳)能代表“中國武術”,值得用一生的時間去研究與探索。2006年與意拳同好倡導將11月24日(王薌齋生日)定為:世界意拳(大成拳)紀念日,以此懷念中國武術拳圣王薌齋。
.jpg)
白楊在王薌齋誕辰125周年紀念會
意拳發力,以大量試力為核心,要想具備發力,必須練好試力,訓練發力最快最好,簡捷速效的方法是按照順序:
·先學崔有成,以關節靈活,形體協調,神意兇狠瘋狂為發力、試力基礎。
·再學于永年,以肌肉緊松,其根在腳為導向,在立腳試力中加入肌肉緊松。
·后學金啟榮,以鉆裹擰橫,冷脆篤實,輕松自然為功力。
·追求王薌齋,以搭手放人,驚彈抖炸,應感而發為目的。
1、意拳發力要求:
·意拳發力 = 試力 + 協調 + 神意。
·發力順序:靈活--緊松--試力--神意--協調--發力。
·發力標準:周身順暢,豎直橫斜,鉆裹擰橫,力透敵背,手過留痕。
·發力神意:四外牽掛,毛發如戟,精神如怒虎,神意似驚蛇,氣勢若靈犀。
·氣概要求:颶風卷樹,烈火燒身,形曲力直,形松意緊。
·全身要求:周身鼓蕩,力向遠潑,一觸即暴發,炸力無斷續。
2、意拳發力入門:
意拳訓練之前,先對自身條件加以觀察比對,明確意拳從何開始,什么過程,結果如何。
·關節靈活:從背后觀察雙肩、雙胯、腰關節囊的緊張度與松弛度的大小對比。
·形體協調:從行動上觀察形體各部位相互配合的順暢度與阻力度的大小對比。
·心里素質:從面部表情上觀察精神意志兇狠瘋狂度與懦弱膽怯度的大小對比。
·實戰經驗:從以往戰績上觀察實戰經驗豐富度與缺乏度的多少對比。
意拳發力是由大量的試力提煉出來的。初學發力者以試力入門,從試力的“量變”,達到發力的“質變”。發力源于大量的“立腳試力”,試力源于大量的周身通體爭擰裹之力,高密度的試力,手臂伸縮距離在方寸之間。
.jpg)
白楊與意拳搏擊家崔有成、夫人何素珍
初學試力,不要貪多試力名稱動作,要先領悟試力的動作標準,效果感受,目的要求。然后,任選一個適合自己的試力動作,作為入門的專用動作。按照該動作的技術標準,每次練習在60分鐘以上。通過大量、海量,數以萬計的反復練習,在15-30天后,先從手上感覺到試力的“體外裹泥和空氣阻力”的效果感受,再由臂、肩、腰、胯、腿、腳逐步通貫全身。隨著練功的進度,這種“體外裹泥和空氣阻力”的感覺會越來越明顯加重,說明發力的效果在提高。
切記,首選試力入門的專用動作,尚未提煉出來發力感受之前,絕不更換下一個試力動作。因為,對初練試力者來說,無論哪一個試力動作,效果都是一樣的。如果中途更換另一個試力動作,就得半途而廢,從頭開始,再來一遍。
等到一個入門試力動作,從手到腳練出周身通體發力感受之后,其他試力動作觸類旁通,一轉換就會,隨心所欲,這樣意拳發力就練出來了。
3、各種試力方法:
·試力關鍵:在于肩、胯、腰關節靈活,全身肌肉緊松,意志兇狠瘋狂。
·手法試力:直拳試力、鉤叉試力、壓板試力、驚蛇試力、揮浪試力、上下試力、換樁試力、撥草尋蛇、交叉試力、應感試力。
·走步試力:摩擦步、三角步、四角步、米字步。
·操手試力:米字拳一段、米字拳二段、米字拳三段。
·混合試力:陸地行舟、神鬼出水、太子腿。

名導唐季禮(左一)、白 楊(右一)與王薌齋弟子于永年先生
·推手試力:單推手、雙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
·換樁試力:渾元樁、擰身樁、技擊樁、伏虎樁、降龍樁、獨立樁,以試力的要求相互轉換。訓練要求,立腳、擰膝、展胯,根松梢緊,形松意緊,力透敵背,身外留痕,持續在60分鐘以上。
·直拳試力:意想自己高大無比,前面遠方有兩座大山,中間有洞,洞中有黏膠,兩手插入抓牢,用盡全力將大山前后推拉緩慢移動。練時立腳、擰膝、展胯,根松梢緊,形松意緊,力透敵背,身外留痕,持續在60分鐘以上。
·交叉試力:意想自己高大無比,手握千斤板斧,以45度角,向斜下方交叉掄劈,左右交替,緩慢移動。訓練要求,立腳、擰膝、展胯,根松梢緊,形松意緊,力透敵背,身外留痕,持續在60分鐘以上。
.jpg)
夏成群(中)、夏成祥(左一)、章長旺(右二)、白 楊(右一)與霍震寰先生
4、試力訓練量化:
于永年、崔有成、金啟榮在談到訓練運動量和動作次數時,都是以“海量(超大量)”計算次數的,足以說明只有從試力的“量變”達到發力的“質變”。試力時間每次單個動作,持續時間要超過60分鐘,達到“海量”的強度和耐力,再換另一個試力動作。
每個動作分為1節6組:
1組、大動,訓練形體舒展,3組次,快速100個,緩慢100個,持久100個。
2組、小動,訓練凝聚力量,3組次,快速100個,緩慢100個,持久100個。
3組、微動,訓練神經靈敏,3組次,快速100個,緩慢100個,持久100個。
4組、強烈動,訓練精神兇狠,3組次,快速100個,緩慢100個,持久100個。
5組、超限動,訓練意志瘋狂,3組次,100+1次,200+1次,300+1次。
6組、超速動,訓練快速反應,3組次,1+50次,2+50次,3+50次。
5、訓練溫度重要性:
武術功夫,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現在是快節奏社會,決不能按照過去漫長的習武慣例,訓練方案必須簡捷速效。按北京地區的氣溫計算,每年5、6、7、8四個月中,進行一系列的大運動量、高強度訓練收效最好,從5月20日后至8月30日前的100天是最佳訓練時段, 外界溫度與自身體溫基本一致,在25-40度之間為宜,肌肉韌帶和關節組織不易拉傷,大量出汗水能潤滑肌肉和關節囊,提高訓練效果,這段時間訓練出功夫最快,室內訓練最好不要使用空調制冷,易受風侵寒造成風濕。
意拳(大成拳)發力·源于試力(一)
意拳(大成拳)發力·源于試力(二)
意拳(大成拳)發力·源于試力(三)
意拳(大成拳)發力·源于試力(四)
意拳(大成拳)發力·源于試力(五)
更多精彩!